未来产业企业认定及专项扶持政策是各地政府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措施,这些政策通常涵盖认定标准、扶持方向及具体措施,以下从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进行介绍:
一、国家层面政策导向
战略定位与方向
国家将未来产业定义为“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天的支柱产业”,重点布局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等领域。例如:
未来制造:聚焦智能装备、3D打印等技术。
未来信息:涵盖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计算。
未来能源:推动氢能、核能、新型储能发展。
未来健康:支持基因治疗、生物医药创新。
政策工具
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如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支持未来产业项目研发。
税收优惠:对未来产业企业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减免等政策。
标准引领:发布《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推动未来产业标准化建设。

详细信息可直接在线与方圆盛世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二、地方层面认定与扶持政策
1.认定标准
地方政策通常明确未来产业企业的认定条件,例如:
厦门市:
领域范围:第三代半导体、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未来网络等。
资质要求:
独立法人资格,经营一年以上且无违规记录。
从事未来产业相关技术研发、生产或服务。
拥有技术创新团队,研发人员不少于10人,上年度研发投入不低于200万元。
营业收入或技术实力达标(如生物医药类企业上年度营收需超2000万元,且未来产业产品收入占比超60%)。
杭州市:
“新势力”企业分类:
规模引领型:年度营收5亿至20亿元,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速超15%,研发费用占比超15%。
技术引领型:年度营收5000万至5亿元,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速超20%,研发费用占比超20%。
领域范围: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14类。
2.专项扶持措施
地方政策通过资金、人才、土地等多元手段支持未来产业企业,例如:
资金支持:
厦门市:对认定的未来产业骨干企业,给予研发费用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
杭州市:
对“新势力”企业承担的市重点科研项目,给予最高300万元补助;承担国家、省重点任务的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设立“3+N”产业基金集群,吸引创投机构投资未来产业企业。
人才政策:
厦门市:支持企业引进博士、海归团队,最高奖励100万元。
杭州市:实施“西湖明珠工程”,对新入选的省、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土地与场景支持:
杭州市:加大产业用地保障,满足企业合理用地需求;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向未来产业企业开放共享。
成都市:建强无人机试飞基地,推动城市空管装备、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产品研制。
应用推广:
杭州市:支持“新势力”企业参与“百场千企”产业链对接会,每年组织新品发布会不少于5场。
深圳市盐田区:对认定的未来产业企业,优先纳入政府采购供应商库,推动产品应用。
三、典型案例
杭州市“新势力”企业政策
目标:到2027年培育300家左右“新势力”企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措施:
对首次认定的企业,单个最高奖励50万元。
支持企业购买科技研发风险类保险,按实际保费50%给予补助,单个最高50万元。
厦门市未来产业骨干企业政策
目标:加强对未来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措施:
对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即使未达营收条件,也可经研究纳入备案。
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