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绩效评价认证_认证标准申报材料细则

一、认证概述

卓越绩效评价认证是基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GB/Z 19579-2012)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框架,帮助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升产品、服务及经营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认证标准与依据

1. 核心标准

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七个维度评价组织绩效,强调战略执行、结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特点:

大质量概念:涵盖产品、服务、过程和经营质量。

非规定性:提供灵活框架,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组织规模。

结果导向:平衡财务、顾客、员工、社会等多方利益。

GB/Z 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提供具体操作指导,包括自评方法、评分细则及案例分析。

2. ISO 9001的区别

ISO 9001:符合性标准,验证组织具备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GB/T 19580: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用于自我评价和质量奖评审,关注整体绩效和长期成功,兼容ISO 9001但要求更高。



三、认证适用对象

基本条件:

依法登记注册三年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9001认证),并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一年以上。

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环保事故,无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顾客满意度高,市场信誉良好。

优先支持对象:

行业领先企业或计划申报政府质量奖的组织。

希望通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提升管理能力的成长型企业。




卓越绩效评价证书.png

资质办理详情可直接在线与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认证流程

1. 前期准备

体系建立:

依据GB/T 19580建立管理体系,运行至少3个月。

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体系有效性。

材料编制:

自评报告:对照标准七个类目,描述实施情况及改进案例,字数不超过6万字

证实性材料:

近三年财务数据(营收、利润、成本等)。

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市场分析报告。

创新成果(专利、研发投入)、社会责任报告。

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及考核记录。

2. 申报材料提交

基础材料:

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明、组织机构图、流程图、战略规划文本。

外部认证报告(如ISO 9001)、员工培训记录、企业文化资料。

核心材料:

自评报告、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KPI体系及考核记录。

3. 评审阶段

材料初审:

认证机构或第三方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

4. 认证决定与公示

认证结果:

认证机构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颁发证书,有效期3年。

5. 持续改进

定期开展自评和外部评审,推动管理持续优化。

根据评审建议改进短板,提升整体绩效。



、认证价值

管理提升:

识别管理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战略执行力。

通过标杆对比激发创新,降低运营成本。

市场公信力:

作为招标加分项或品牌背书,提升客户信任度。

增强合作伙伴和投资者的信心。

持续改进:

通过定期评审推动组织适应市场变化,追求长期竞争力。

强化以顾客为中心的文化,提升员工参与感和满意度。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材料真实性:

申报材料需真实,现场评审会核实数据,虚假信息可能导致认证失败。

行业特殊性:

部分行业(如医疗、食品)需提供额外资质证明(如ISO 13485HACCP认证)。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